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活动突然停止,导致患者失去意识、呼吸停止且无循环迹象。若未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或除颤等急救措施,患者将发展为心脏骤停。需注意的是,心脏骤停与心脏病发作不同。心脏病发作是因心脏供血受阻所致,而心脏骤停并非由阻塞引起。
心脏骤停源于心脏电活动异常。这种变化导致心脏停止向全身泵血。心跳频率与节律由电信号调控,异常或多余的电信号可能导致心脏过速、过缓或节律紊乱。这种心律变化称为心律失常。部分心律失常无害,但某些类型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最常见的诱因是心室颤动——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以下心脏病症会显著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冠状动脉疾病:因心脏动脉斑块堆积导致供血减少的心脏病
心肌病:影响心肌功能的疾病,会导致心脏向全身泵血困难
心脏瓣膜病:心脏一个或多个瓣膜功能异常的疾病
其他已知突发性心脏骤停风险因素包括:
-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 吸烟
- 高血压
- 高胆固醇血症
- 肥胖
- 糖尿病
预防措施
保持心脏健康有助于预防心脏骤停。可采取以下措施:
- 健康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油性鱼类及瘦肉等有益心脏的食物,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 保持运动:规律进行中等至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力量,提升心脏泵血能力
- 戒除不良习惯:香烟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并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过量饮酒则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肌功能减退。
- 定期体检:心脏筛查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发现早期病变迹象,并监测整体心脏健康状况。
- 保持口腔卫生:忽视口腔健康会导致有害细菌在口腔内滋生,引发牙龈疾病。长期积累的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治疗要点
突发心脏骤停时的生存关键在于及时救治。研究表明,心肺复苏和除颤操作的任何延误都会显著降低患者存活几率。
若遇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请遵循以下步骤:
- 拨打995并保持通话
- 确认接近患者是否安全
- 安排他人取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直至专业救援抵达。
拯救生命:为什么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培训至关重要?
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患者生存的最佳机会在于旁观者能够及时采取行动,通过实施心肺复苏(CPR)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紧急救治。
阅读故事
了解心脏健康:诊断、治疗与支持指南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位于胸部左侧,通过循环系统将血液泵送到全身,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健康的心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事实上,健康人的心脏每天跳动约 100,000 次,普通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约 60 至 80 次。
心血管疾病 (CVD) 是一个术语,涵盖所有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病症。
用知识赋予自己力量
此资源提供有关心脏健康的信息,包括:
- 心脏健康的重要性:了解维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 常见心脏病:了解不同类型的常见心脏病及其特点。
- 关键风险因素:探索可能使您易患心脏病的各种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 改善心脏健康的方法:了解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尽量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什么是心脏健康?
心脏健康是指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心血管系统的整体健康。它包括预防、诊断和管理影响心脏和循环系统的疾病,统称为心血管疾病 (CVD)。健康的心脏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为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为了您的整体健康和长寿,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心脏健康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 心脏健康状况不佳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 (CVD),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心脏病的病因是什么?
心脏病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其中包括:
- 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和遗传性基因突变。
- 可改变的因素:
- 生活方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
- 健康:既存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
心脏的症状
心脏病症状因心脏病类型而异。然而,部分一般的体征和症状包括:
- 胸痛
- 呼吸短促
- 出现心悸
- 疲劳
- 恶心或呕吐
- 眩晕或头晕
重要提示: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健康状况的指征。今天就向我们的专家咨询,以进行适当的评估和诊断。
新加坡常见心脏病
- 冠状动脉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造成的
-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异常,可能过快(心动过速)、过慢(心动过缓)或异常。
- 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和肾病。
-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由于怀孕期间心脏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出生时心脏缺陷。
- 心力衰竭当心肌衰弱或受损,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需要时,就会出现心力衰竭。
改善心脏健康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的方法:
- 摄入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同时限制脂肪和钠的摄入量。
- 定期参加体育活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适度活动或 75 分钟的剧烈活动。
- 保持健康体重并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 (BMI)。
- 戒烟、戒烟草
- 学习管理压力的方法,因为慢性压力可能导致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