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义雄医生目前是新加坡远东医院放射肿瘤科医生,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助理教授,以及孟加拉国医师与外科医师学院(BCPS)名誉院士。
邓医生于1998年获得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医学学位,并在澳大利亚猎人地区卫生服务局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返回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UH)开始放射肿瘤学专科培训。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皇家放射科医学院院士(FRANZCR)资格后,邓医生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及亚利桑那乳腺癌专科中心完成乳腺近距离放射治疗专科进修,并在澳大利亚彼得麦卡伦癌症研究所完成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皮肤肿瘤及儿科放射治疗专科进修。
邓医生于2001年至2019年在NUH工作,任职期间,其亚专科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乳腺、妇科、脑部及儿科肿瘤。他曾担任多个科室的主任,包括乳腺科、妇科肿瘤科、儿科及近距离放射治疗科。邓医生在NUH率先建立并发展了乳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PBI)、门诊间质影像引导宫颈近距离放射治疗及儿科放射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最新治疗方案。
邓医生热心教育,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医生,以更好地服务国家。他的学术职务包括欧亚乳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学校(EuroAsia Breast Brachytherapy School)的联合主席,该学校是BrachyAcademy教职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儿科放射肿瘤学特别兴趣小组的教学教职员工;以及孟加拉国医师与外科医师学院放射肿瘤学领域的知名外部考官。
邓医生因对孟加拉国放射肿瘤学领域的长期贡献,被孟加拉国医师与外科医师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在其任职于国家大学医院放射科期间,邓医生曾担任研究总监,积极指导住院医师,发表多篇权威学术论文,并担任国际期刊审稿人。他曾荣获多项研究奖项,并获得多个研究基金资助。
邓医生目前是国际委员会中唯一一位新加坡籍理事会成员,包括放射肿瘤学学院理事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皇家放射科医师学院,RANZCR)、RANZCR儿科指导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医学影像与放射肿瘤学杂志》(JMIRO)的副编辑。他曾担任新加坡医学院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会长及新加坡肿瘤学会执行委员。
邓医生在放射肿瘤学领域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精通英语、普通话、马来语、印尼语、粤语及闽南语。他曾为来自印尼、越南、缅甸、中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及俄罗斯等地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邓医生获得以下技术认证:三维适形外照射放射治疗(3D CRT)、强度调制放射治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体积弧治疗(VMA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儿科放射治疗, 乳腺近距离治疗或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PBI)、妇科(宫颈和子宫内膜)间质图像引导近距离治疗以及前列腺近距离治疗。
邓医生的专业兴趣领域包括乳腺、妇科、脑部及儿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