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人类最宝贵的一样东西。毕竟,我们用声音与亲朋好友交流,表达我们的爱意、幸福或是愤怒。犯错后,我们用声音来表示“歉意”。感到惊吓时,我们会惊声尖叫。我们用声音向亲人表达感激之情。但是,如果把它从我们身边夺走会怎样?
My ENT Specialist 的耳鼻喉科 (ENT) 专科医生 Dr. Paul Mok 说,声音是一种敏感的乐器,需要精心养护才能正常工作。
正常健康男性的声带每秒振动 100 次到 150 次。而女性的声带每秒振动 200 次到 250 次。虽然我们的身体里天生具有各种保护声带的机制,但长期误用和滥用可能导致声带破裂。
失声通常被称为声音嘶哑,这是一个综合性术语,其中包括破音,即声音下降到低于平常的音调。对歌手来说,无法唱出高音就是失声的一个征兆。无法发出声音、说话时声音疲劳或疼痛,也是这种病症的征兆。
失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在工作中那些经常使用声音的人,如教师、军人、歌手,甚至律师,最有可能出现声音嘶哑。一周大多数时间都需要说话(甚至叫喊),便可能会导致声带病变,如声带小结、息肉、囊肿以及水肿(液体潴留)。耳语看似无害,实际上却会造成喉头肌肉紧张并损害它。
其他原因包括胃酸逆流,即胃酸回流到食管,导致声带发炎,从而在咽喉中产生过多的痰液。因此,持续咳嗽和清喉都可能会损伤声带。
“声音嘶哑通常伴有普通感冒。声带发炎后,随之而来的咳嗽和鼻塞会加重问题”,Dr. Mok 分享说。
若不及时治疗,声带会留下疤痕、变得僵硬,导致声音沙哑。Dr. Mok 表示,大多数病因都可以用药物治疗,但对于伴有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如逆流或鼻塞)的重症病例,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即便如此,它也不一定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恢复。
在问及如何保护声音时,Dr. Mok 说:“一旦出现失声,就必须让嗓子休息,多喝水,避免进食可能引起胃酸逆流的食物。如果声音嘶哑持续超过两个星期,则有必要咨询耳鼻喉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