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HealthConnexion 已迁至 #11-08

大便失禁在孕期和产后妇女中很常见

  • 18 7月 2022
  • 三分钟阅读
撰稿人

Dr. Frances Lim
普外科医生
结直肠临床协会 (CCA)
Farrer Park 医院

许多女性会发现,她们的身体在怀孕和分娩后会变得不同。由于怀孕和分娩期间的生理变化,骨盆底和腹壁功能障碍在妊娠期间非常常见。

骨盆底是一组支持膀胱、子宫和肠道的肌肉和韧带,它们可能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变得脆弱。骨盆底肌肉变弱可能会导致许多状况。包括尿失禁、排便急迫和肛门失禁。所有这些都可能在怀孕期间随着您的子宫和宝宝变大和变重的时候发生。此外,骨盆底肌肉的生长会给它带来压力,当这些肌肉拉伸时,它们会变弱并且无法正常工作。


漏便

这种病症称为大便失禁,指不自主地排出固体或液体粪便。大便失禁包含两种类型,急迫性尿失禁和被动性尿失禁。

急性尿失禁的发作通常很强烈,患者根本来不及上厕所解决,即便很努力忍住,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漏出来。

另一方面,当患者无预警的发生粪便漏出时,就会发生被动性尿失禁。因此,她甚至察觉不到自己必须去洗手间。


排便的正常生理学

“结肠肿块运动结合一系列波状肌肉收缩会将粪便带到直肠。它刺激直肠肌肉,触发直肠的机械感受器。然后,它会向我们的大脑发出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要去大便了”,她解释说。

同时,肛门内括约肌会不由自主地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因为它允许肛门进行肛门取样,这反过来将告诉我们的大脑,它将是液体粪便、固体粪便,还是只是排出气体。

“在马桶上,肛门直肠角会主动伸直,盆底会下降,而坐下或蹲下并增加腹部压力会促进这一过程。然后外括约肌放松,排空粪便,一切恢复正常”,Dr. Lim 解释说。

总之,结肠移动以将内容物推向直肠和肛门扣。一旦到达肛门口,它就会触发一系列的机制来感知、控制并最终排出粪便。这需要我们的大脑、神经、腹部和骨盆底肌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分娩影响大便失禁

“分娩本身可能会通过神经和/或肌肉损伤导致大便失禁。”,Dr. Lim 解释说。

婴儿的头部通过骨盆会拉伸和压迫阴部神经,这是骨盆区域的主要神经。阴部神经的损伤会影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而肛门括约肌有助于保持或释放粪便。

阴道分娩时,直接损伤肛门括约肌。

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更可能在引产或第二产程延长期间发生。此外,如果婴儿较大或借助产钳等工具分娩,危险因素会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将近四分之一使用器械接生的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

然而,Dr. Lim 表示,大便失禁的真实发病率和流行率被低估了,因为这是一个让患者感到尴尬且不愿谈论的话题。

她补充说:“我们有一大部分育龄期患者,在怀孕前、怀孕期间或产后都有一些肠道功能症状。”


治疗方案

首先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进行肛门内超声、MRI 检查等医学成像程序,以检测患者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程度。“我还会做直肠测压,以评估压力、感知和它们能承受的最大容积。”

“我们鼓励患者去做物理治疗,通过专门的锻炼以增强核心肌肉。我还建议他们配合生物反馈,这样理疗师就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建议刺激正确的肌肉。”Dr. Lim 建议道。

除了定期锻炼外,Dr. Lim 还建议适当地改变生活方式。“高纤维饮食在帮助患者康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如果患者超重,理疗师会提出一些体重控制措施。”她补充说。

当患者对非手术治疗无反应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即肛门括约肌成形术,这是最迫不得已的选择。这是肛门失禁的主要外科手术,适用于患者的肛门括约肌损伤与肌肉相关的情况。大多数涉及肛门括约肌成形术的临床试验都显示,短期内手术成功率约 70% 至 80%。


持续性尿失禁

Dr. Lim 说,为什么有些人患有持续性神经病变,这个至今没有答案。

“我们怀疑这与神经损伤的程度有关,或是其他基础疾病。但是,总体而言,每 10 个人中就有 1 人有持续性尿失禁的问题,这种情况并不罕见”,Dr. Lim 说。

不论什么原因,大便失禁都可能是令人尴尬且持续的问题。但请不要回避与您的医生谈论这个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