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HealthConnexion 已迁至 #11-08

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置入术 (TAVI) 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 17 9月 2021
  • 四分钟阅读
撰稿人

Dr. Ong Sea Hing
心脏病科医生
心血管门诊 @ Farrer
Farrer Park 医院

我们的心脏有四个瓣膜,可确保血液沿着正确的方向流动。它们分别是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以及最重要的主动脉瓣。每次心跳时,每个瓣膜上的“门”都会打开和关闭,使血液通过我们的循环系统流经全身。

主动脉瓣狭窄是指位于心脏左心室的主动脉瓣不能完全打开,导致主动脉瓣开口变窄。发生这种情况时,心脏需要加倍努力工作,才能确保将足够的血液泵入主动脉和身体其他部位。

本文中,心血管门诊的心脏科顾问 Dr. Ong Sea Hing 带我们详细了解了主动脉瓣狭窄和各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TAVI)。


症状和预后

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通常包括呼吸急促、嗜睡、胸痛以及头晕。但是,相对久坐不动的人可能不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瓣膜狭窄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Dr. Ong 指出,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而未经任何治疗的人,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平均寿命大约是一到五年。


一些老年人因高风险而被拒绝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在老年人群体中最为普遍,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的死刑判决。这是因为治疗需要进行开胸手术,并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在数小时内置换主动脉瓣膜。Dr. Ong 指出,伴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也面临更高的风险。

“过去,30% 以上的患者认为风险过高而拒绝治疗(心脏直视手术)。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他们的年龄和既存的医疗问题”,他补充说。

心脏直视型心脏瓣膜置换术会给身体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公认不是老年人或合并症患者的最佳选择。


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置入术 (TAVI) 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直视手术必须切开胸部才能进行长达数小时的瓣膜置换,与之不同的是,TAVI 采用微创方法。

通过腹股沟的动脉插入生物瓣膜,并在原始主动脉瓣所在的心脏位置进行释放。然后,新的心脏瓣膜接管工作并恢复正常功能”,Dr. Ong 解释说。

他补充说:“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自体瓣膜没有被移除,而是通过 TAVI 治疗将新瓣膜置于其上,然后将后者固定在一侧。”

虽然新瓣膜通常通过腹股沟插入,但对于腹股沟动脉太窄或不合适的患者,有时会通过主动脉插入肩部动脉或胸部的小切口完成微创手术。

“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她接受 TAVI 手术时大约 70 岁。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已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她不能出门,因为总觉得喘不过气来”,Dr. Ong 分享说。

与需要较长住院时间的常规手术相比,TAVI 让患者无需停工太长时间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优势和劣势对比:TAVI 与心脏直视手术

采用 TAVI,患者预期寿命有望延长,甚至超过 10 年之久,但前提是他们没有受到任何其他疾病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期待更好的生活质量。

不过,Dr. Ong 也强调,这种人造生物瓣膜也有一定的预期使用寿命。

“大约 8 到 10 年后,瓣膜有退化的风险。这时,患者需要再次进行瓣膜置换术 (TAVI),确保他们的主动脉瓣能继续发挥作用”,他分享说。

关于这一点,Dr. Ong 指出,相对年轻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这种手术,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心脏直视手术进行瓣膜置换。不过,如果预计他们还能再活 20-30 年,则不推荐这样做。

“对我来说,70 岁是一个分界线。小于 70 岁的人,我还是会建议他们去做传统的手术,用生物心脏瓣膜置换术来置换瓣膜”,他补充说。

当然,除了老年人是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发人群外,还有些患者天生主动脉瓣异常,导致其在较年轻时就发生退化。同样,Dr. Ong 会建议这类患者选择手术途径,除非有其他因素使这些患者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不过,话虽如此,Dr. Ong 提醒说,这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的益处最大,尤其是那些有合并症且被认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总之,对于患有主动脉瓣狭窄的老年患者或不适合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年轻患者来说,TAVI 是一种替代治疗选择。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选择。

从预防性筛查到了解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后护理,获取实用资源助您从容应对抗癌旅程,请单击此处访问我们的癌症护理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