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和生活方式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常用秘诀,但心血管疾病的社会心理方面却鲜少提及。我们请心脏科 Dr. Bernard Kwok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心血管疾病,以及保持快乐和积极的心态对心脏的好处。
INTERHEART 研究1发现,抑郁和社会孤立等社会心理因素是仅次于吸烟和胆固醇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后者通常与生活方式和饮食问题有关,而胆固醇可能与遗传有关。
“在几年前的研究中,他们发现有九个因素可以解释 90% 的心脏病发作病例。其中一个因素是压力和抑郁,这的确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几率”,Dr. Kwok 说。
“其他因素我们都非常熟悉,分别是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以及缺乏运动”,他补充道。
Dr. Kwok 鼓励心血管疾病患者保持警惕,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强调了另一个挑战,即管理他们的心理健康。
“只要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就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因此,更大的挑战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尽量不要有压力,避免抑郁;这是赢得这场战斗的最大秘诀”,他补充说。
“我们不知道确切原因,但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关联性。一定要外出散步。选择人少的时候,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只需户外活动就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情绪”,Dr. Kwok 建议道。
男性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人群。这是一种性别效应。Dr. Kwok 表示,最直接的解释是,女性绝经前体内的女性荷尔蒙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脏。
“据估计,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绝经五年后就会赶上男性。因此,大多数绝经前女性都会受到保护,不会患上心脏病”,他解释道。
另一个不可改变因素是种族。
“在新加坡的三大族群中,印度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最高,其次是马来人,然后是华人”,他说。
当然,遗传因素也有影响。虽然家庭成员可能已经出现了心脏病发作或心脏动脉阻塞,但具体基因可能尚未确定。
“因此,如果您知道您的一级亲属在年轻时就患有心脏病,比如不到 50 岁,那您须格外小心。您必须假定家族中有不良基因”,他解释说。一级亲属是指父子关系。
“然后应该尽量小心管理风险因素。不吸烟,保持运动,并且控制血压。如果您患有糖尿病,请控制好病情,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降低胆固醇”,Dr. Kwok 建议道。
参考资料
[1] Avezum, A., Dans, T., Hawken, S., Lanas, F., Ounpuu, S., Yusuf, S. 2004.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