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参加面试前或第一次约会前的那种焦虑吗?心理护理门诊的精神科医生 Dr. Tan Hong Yee 说,这是完全正常的。
焦虑是对威胁的正常反应。作为人类,每当我们遇到情况或看到我们视为威胁的东西(也许是可怕或危险的情形),我们的身体都会以可预测的方式做出反应。
比如,我们的心率会上升。我们的呼吸会开始变浅,甚至会感到身体绷紧。
Dr. Tan 说:“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身体在面对危险时非常原始的战斗或逃跑反射,焦虑通常都会消失。因具体情况而异。问题或困难情况被克服后,焦虑也会随之消失。只有在焦虑持续存在,或者症状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时,它才会成为一个问题。”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下工作得很好,而另一些人却不行?这可以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解释,该定律有明确的指标可以观察焦虑程度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表现。
谈及焦虑对表现的影响时,Dr. Tan 说道:“如果我们躺在床上无忧无虑,可能就没有什么能刺激我们了。临近截止日期,压力和焦虑累积起来时,有些人的表现其实会更好。”
“然而,在巅峰表现之后,人们会感到焦虑。这时,我们就会开始出现问题,在完成工作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Dr. Tan 补充道。
焦虑可以表现不同的方式。Dr. Tan 表示,新加坡的一些常见焦虑类型包括:
焦虑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常现象,Dr. Tan 建议,不妨静观其变,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摆脱焦虑及其根源。
然而,当症状持续并且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导致人害怕出门、害怕与朋友见面 — 这些都是要及早就医的征兆。
及早就医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时可能存在其他问题导致或加剧焦虑。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GAD-7 等筛查工具可以在网上获得,使用这些工具评估自己的健康和焦虑水平”,Dr. Tan 补充说。不过,这肯定存在局限性,我们鼓励公众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意见,以获得准确的诊断。
与流行的观点相反,并不是所有精神科医生都会用药物来治疗焦虑。有很多人其实都相信非药物疗法。
谈及可用的治疗类型,Dr. Tan 解释说:
“作为精神保健科的精神科医生,我们坚信非药物疗法,并且认为不论何时都应首先使用非药物疗法。其中包括黄金标准疗法 — 认知行为治疗 (CBT),它可用于认知或行为状况治疗。其他一些对患者非常有效的技巧还包括正念疗法。有时,治疗师还可以教患者其他方法,如呼吸或放松技巧。”
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的病情从中度到重度不等时,就需要药物治疗。可开具抗抑郁药或辅助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来帮助控制心悸。当然,还有镇静剂,但由于镇静剂本身就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依赖性等,因此只能短期使用。
Dr. Tan 建议,重要的是了解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并在出现危险信号时寻求帮助。